10月30日召開的“2020國際酒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如何使白酒行業在國際國內雙循環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與會嘉賓探討的中心話題。一些重量級嘉賓的觀點引發熱議,業外嘉賓、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觀點更引人矚目。
10月30日召開的“2020國際酒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如何使白酒行業在國際國內雙循環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與會嘉賓探討的中心話題。一些重量級嘉賓的觀點引發熱議,業外嘉賓、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觀點更引人矚目。
“酒業是我國食品領域的重要產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 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純良在會上表示,中國酒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
作為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馬純良尤為關注白酒的質量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大會召開之前,他已經在四川連續調研數家酒企。而本次主題發言中,他更七次提及“質量”一詞,針對“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白酒國家監督抽檢合格率98%以上,將實行更為嚴格的主體責任制
馬純良在本次大會上透露,白酒國家監督抽檢合格率98%以上。
據了解,食品監督抽查分為國家監督抽查和縣級以上地方相關部門組織的地方監督抽查。監督抽查的實施,分為抽樣、檢驗、異議復檢和結果處理等4個環節。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家食品安 全監督抽檢24.4萬批次,監督抽檢的總體合格率為97.6%。
白酒國家監督抽檢合格率98%以上,意味著白酒產品整體經受住了質量考驗,且白酒整體質量合格率高于食品類總體合格率。
“目前我國有白酒生產企業6270多家”。馬純良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消費結構的調整變化,酒業在企業數量、產品種類、產業規模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白酒產業呈現出產品多樣化、企業規模化、產業集約化、管理科學化的發展態勢。
馬純良認為酒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除了持續創新、推進酒類品牌建設之外,還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來提高白酒類產品質量——其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引導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創新產品研發、改進釀造工藝、完善質控體系;其二,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管嚴防嚴控每一道風險,切實酒類產品的質量。
“智能釀造”擔綱質量提升的主角兒
在馬純良看來,政府部門的監管是一個層面,行業組織、企業主體的主動作為,更為質量多設了一道“關口”。
“長期以來,中國酒業協會致力于促進酒業持續發展,在加強酒業行業自律,推動酒類企業落實責任、交流研討食品安 全風險、推廣食品安 全治理經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馬純良盛贊酒業協會的作用之余,對其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食品安 全交流合作、帶動酒業食品安 全發展寄予了更多希望。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希望酒類產品生產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推進生產提檔升級。
此前的10月29日,馬純良在調研過程中,現場參觀了瀘州老窖所采用的智能化釀酒項目,對其在提升質量安 全方面的作用大為看好。
“智能化釀酒項目不光擴大產能、降低用工和勞動力,還了白酒的質量安 全。”馬純良說,自己由此產生的一個重要體會,就是白酒企業應該在秉承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積極推行智能釀造。
據悉,瀘州老窖方面早在2016年就開展《智能上甑機器人的研發與產業化》的研究,以此來推進“智能釀造”,截至目前在傳統工藝與智能釀造的融合上成效顯著。未來,瀘州老窖還將在智能化上甑機器人、包裝自動碼垛機、自動檢測系統、生產過程與計劃控制系統(MES)等方面,加強生產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
名酒企業的先行探索性動作,不僅在提高生產力上成績斐然,更成為精準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政府主管部門的力薦,相信會使智能釀造體系在未來酒類食品質量安 全提升上擔當主角兒。(來源:華夏酒報 編輯:趙鑫 首席記者 楊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