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677639.com/ 2023-06-26 閱讀數:702
2022年,曾有業內資深人士直言,疫情確實對葡萄酒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葡萄酒市場下滑嚴重還與其自身存在的問題相關。
一個直觀的證明是,疫情開始之前,葡萄酒就已經在下滑。國產葡萄酒從2012年銷售額和利潤達到高峰后一路震蕩下滑;進口葡萄酒在2017年量額達到峰值后,從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
2023年1-5月,葡萄酒依舊沒有擺脫下滑趨勢,國產葡萄酒、進口葡萄酒都在降……
A
兩邊都不見“發力”
問題到底在哪?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3年1-5月全國葡萄酒產量5.1萬千升,同比下降22.7%。此外,海關總署發布的2023年1-5月酒類進出口數據顯示,葡萄酒方面1-5月進口額為31.59億元,同比下降16.6%;進口量為10.15萬千升,同比下降31.2%。
國產葡萄酒同比“產量降”、進口葡萄酒同比“量額降”!國內市場明明已經擺脫了疫情影響下的消費場景缺失,葡萄酒為何遲遲不見捷報傳出?葡萄酒的頹勢為何不見任何好轉跡象?
一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2023年以來,雖然市場不再出現消費場景缺失的狀況,但經濟上的恢復速度始終有限。在此情況下,消費端反饋出的信息是,普遍不愿意花錢用于品質生活的提升,導致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不足。
當然,大環境僅是客觀原因,從葡萄酒自身來看,發展缺乏動力的背后是“供大于求”。
一方面,近年來,在政府助力下,國內多個葡萄酒產區迅速崛起,以新疆、寧夏、煙臺產區為代表,動輒就是超百億的規劃與目標。另一方面,進口葡萄酒大量涌入中國市場,包括法國、意大利、智利、西班牙等等。
與廠家、商家的快速增長相比,國內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卻有滯后性,簡單來說,葡萄酒的消費者普及速度,沒有跟上葡萄酒供應量的增加,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結果只有一個,即供大于求。
因此,即便沒有疫情的影響,大家也難感受到葡萄酒的興盛。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如此。
B
“L型”復蘇就是在說葡萄酒?
不久前,高盛(注:全世界歷史悠久及規模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于紐約)發文表示,預計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幾年呈現“L型”復蘇,這將拖累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房地產是否符合L型復蘇的說法暫不可知,可接受采訪的多位葡萄酒商卻認為,L型復蘇是對國內葡萄酒的準確描述。
在經濟復蘇的2023年,葡萄酒行業市場規模一定會有所增長。這一點,得到了廣泛認同,畢竟,相較于過去幾年,市場客觀環境確實得到了恢復。可是,“供大于求”的現狀沒有改變,葡萄酒市場普及度不高的事實也沒有改變。
目前來看,盡管國內的葡萄酒上游經常向外傳遞出利好消息,可也僅是在產量、體量、政策等“硬件”方面,銷量增速利好消息并不多。
另外一點,葡萄酒頭部的表現也沒有多么出彩,以張裕為例,2022年,張裕營業收入并未增長,同比微降0.86%至39.19億元,凈利潤則有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4.28%至4.29億元。到2023年一季度,張裕營收11.31億元,凈利潤2.77億元,相較于2022年有微弱下降。
按照業內專家的話說,葡萄酒品類普及化仍是行業未來努力最主要的方向,我國本就屬于非傳統葡萄酒飲用國,現在還要面對其他酒種的市場擠壓。(文章來源:賣酒狼圈子)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