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677639.com/baijiuzs/ 2024-09-28 閱讀數:302
曾見過醬酒的喧囂,價值高、價格高、渠道追捧、消費者追捧,萬人空巷、洛陽紙貴。
數年烈火烹油、鮮花著錦過后,醬酒進入調整期。除了極少數頭部品牌,大多數醬酒企業頹象明顯——銷量腰斬、價格倒掛、庫存堰塞湖、廠商關系緊張、招不到商、實際成交價超過300元就很難賣的動、電商的高退貨率、渠道大面積甩貨、中小企業在生存線苦苦掙扎、甚至連基酒都賣不掉了……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現如今,“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繁華終成想念,現實總要直面。白酒的發展非常依賴價格空間,價格即戰略,價格定位是最重要的定位。上一輪醬酒的成功是高端化的成功,至少是次高端價格帶以上的成功。那么在當下的大環境下,大眾化是否能替醬酒續命?
一、大眾醬酒的標準是什么?
先來思考幾個問題。
首先,大眾醬酒的價格標準是什么?是50-100元區間?還是100-200元區間?還是200-300元區間?
其次,大眾醬酒的消費人群是哪些?是上一輪高端、次高端消費人群的消費降級?還是同價格帶、以濃香為主的其他香型的消費人群的平替?
再次,醬酒品類的普及率與覆蓋率是多少?是否足夠支撐醬酒品類的大眾化發展?
最后,從消費人群迭代、消費偏好遷移、品類替代等角度來看,年輕人群是否喜歡喝醬酒?低度化趨勢是否會越來越深入飲者之心?清香大眾化相比醬酒大眾化是否更具想象空間?威士忌是否會對醬酒、甚至中國白酒產生品類替代?
針對上述問題,綜合來看。
一是,在價格上要跳出醬酒看醬酒。不能依據過往醬酒品類的價格帶分布來看大眾醬酒的價格區間,相反要對標濃香的價格帶分布來定義大眾醬酒的價格區間,即50-150元左右。50元是下限,150元是上限。
二是,在人群上要錨定消費場景,消費場景決定消費水平、消費數量、消費頻次。比起人群,場景更重要,沒有場景就無法產生流行,大眾需要流行。
三是,在普及率與覆蓋率上,一方面,價格的高低與普及率、覆蓋率成正比。忘記“舊時王謝堂前燕”,理性看待“飛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不能再走“全國化圈地”的老路,要優先聚焦醬酒氛圍好的市場,生根發芽比廣種薄收意義更大。
具體就是要在醬酒大品類下進行技術創新、風味創新、品類創新、度數創新、口感創新等,同時要兼顧當下銷售與未來趨勢。“活在當下”與“等風來”一體兩面。
二、大眾醬酒的內核是品質價值化
醬酒大眾化并不代表醬酒低端化,大眾醬酒的內核是品質價值化。是品質和用戶雙重導向下的高性價比產品塑造。
一是,從品類上看,要做好醬酒品類常識科普的深化工作。除了坤沙酒,碎沙酒也是純糧固態發酵的好醬酒。
二是,從包裝上看,要打破醬酒不使用玻璃瓶的固化思維,要學習洋酒,玻璃瓶一樣可以很漂亮、一樣可以有文化。
三是,從產品上看,要努力在50元左右價位塑造醬酒光瓶酒,要踐行“洗盡鉛華始見真,歸來依舊香如故”的產品開發理念。
四是,從價格上看,要聚焦100-150元價格帶,打造大眾醬酒的大單品。大單品成功的邏輯不變,白酒品牌依附于經典大單品而建立,大單品成就大品牌。
五是,從品質上看,體感依然是要素。沒有好的體感就沒有大眾醬酒的未來。
大眾化意味著大市場,大市場意味著強競爭。在醬酒市場大震蕩的盤口,大眾醬酒能否續命?且聽風吟。(文章來源:大家酒評)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