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0-24時,吉林省新增本地確診病例67例,其中通化市56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例,其中通化市4例。面對如此嚴峻的防疫形勢,通化市轄區內包括通天酒業、ST通葡在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盡數宣布停產。
1月24日0-24時,吉林省新增本地確診病例67例,其中通化市56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例,其中通化市4例。面對如此嚴峻的防疫形勢,通化市轄區內包括通天酒業、ST通葡在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盡數宣布停產。
目前可以了解到的情況是,由于疫情的影響,通化市有關部門對于人群集聚場所均做出了加強防疫的指示。據通化市當地一位酒商介紹,不只是葡萄酒生產企業需要停產,通化市當地景點也已經關門,餐飲店歇業的也不少,現在消費者都改用線上購物。
而通化葡萄酒協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都已經停產,復產還要等待有關部門的進一步指示,新一輪疫情會給當地葡萄酒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壓力。
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發往國內各地經銷商的貨并沒有“耽誤”,各個葡萄酒生產企業手中的主要訂單已大部完成,唯有小部分團購訂單會受到影響。
疫情影響“揮之不去”
2020年1月以來,疫情的影響始終沒有離開葡萄酒行業,臨近2021年春節,多地再次爆發的零星疫情,更是給整個行業快速恢復與發展增添了“難度”。據中國酒業協會日前公布的2020年1~11月數據顯示,全國155家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利潤總額為2.56億元、同比下降51.85%。
按照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不難看出,2020年葡萄酒企業的利潤近乎“腰斬”。在這個背景下,通化市轄區內眾多的葡萄酒生產企業顯然是在“抗壓”中熬過的2020年。采訪過程中,多家通化市內葡萄酒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表態,都偏向于“無奈”!
市場銷售情況難以好轉,壓力很大!他們表示,雖然通化是國內的山葡萄酒主要產區,擁有多家葡萄酒上市公司,具備相當大的知名度。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種產區知名度還沒有轉化為品牌知名度,暫時無法實現為品牌背書的價值。因此,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包括通天酒業、ST通葡在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2020年8月21日,通天酒業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0.56億元,同比下滑66.01%;凈利潤虧損0.71億元,同比下滑1159.03%。另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1-9月份,ST通葡實現收入4.2億元,同比下滑52.85%,凈利潤虧損1850.6萬元,其中,葡萄酒業務低檔酒和中、高、檔酒銷售收入分別下滑了31.2%和19.6%。
與停產相比,品牌突圍是關鍵
兩大上市企業的銷售數據都如此,整個通化葡萄酒生產企業的銷售情況“可見一斑”。因此,有業內人士對此次通化市葡萄酒生產企業,因加強防疫需要而停產的評價是,“以一個合理的理由停下來,仔細思考下一步,不一定是壞事。”
一方面,全國都在防疫,葡萄酒的銷量處于一個不理想狀態,將產品送入各大線上線下渠道,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消化。所以,通化市內葡萄酒生產企業仍然有時間,在市面出現斷貨情況之前,有望恢復生產工作;另一方面,面對當前葡萄酒市場的“品牌競爭”,也唯有以“大品牌”實現突圍,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低價走量”的做法對于提升企業利潤幫助寥寥,更重要的是對企業長遠發展非但不是主力,反而是“無形的阻礙”。
因為,新崛起的一代年輕消費者,講品質、講文化、將顏值,他們愿意為“高價、優質、大 牌”產品買單,卻不愿對低價產品有太多關注。這種現象,在葡萄酒產品的銷售過程中越發明顯,市場不斷向頭部品牌集中,大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強者恒強”的局面早已到來。
與生產相比,通化市內葡萄酒生產企業,如何以點帶面實現產品升級、高端品牌打造才應是重中之重。否則,即使疫情不再對線下市場造成任何影響,很可能也無法擺脫銷售難的困境。(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