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的召開,讓全國人民為之矚目。
來自各行各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履職,提出許多寶貴建議。她們用汗水、智慧和心血,貢獻出每一個議案、建議和提案。
中國白酒作為消費風向標,穩健發展對“十四五”收官、“十五五”開局都至關重要。不少來自酒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心系國計民生,為行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引發廣泛關注。
一、系統推進白酒國際化進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建議,應從國家層面予以關注,舉全國之力系統推進白酒國際化進程。
他提出,應鼓勵中國白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技藝到記憶,從內部到外部,從國家到世界,推動中國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繼承。同時,應加快制定中國白酒國際標準,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談判,提升中國白酒在國際烈性酒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
此外,還應將白酒作為國際貿易談判的重要品類,爭取更加優惠的關稅安排,并推動搭建多部門參與的平臺,制定一系列的白酒出口優惠政策。
二、推動中華老 字號文化傳承與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汾酒廠股份公司貯配一廠配置車間高級技師、竹葉青酒泡制工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汾酒國家 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郝持勝建議,要幫助中華老 字號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構建‘中華老 字號+’現代發展平臺,推動中華老 字號與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他還建議搭建中華老 字號人才培育平臺,通過教育、培訓、實踐等方式,培養一批既懂傳統文化又掌握現代技術和創意理念的專業人才,為中華老 字號的創新轉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白酒產業科技創新和金融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品酒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酒體研究所副所長董丹華建議,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出臺相關政策,搭建平臺;同時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協同推進;加大白酒產業科技創新和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四、關注鄉村振興和鄉村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糯米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河源市東源縣三紅糯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麗梅提議,繼續關注鄉村振興和鄉村產業的發展。
她說,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客家糯米酒傳統釀造技藝),希望這一非遺項目能為鄉村振興注入產業動能,推動農文旅發展,形成‘一壇酒激 活一片鄉村’的效應。既守住傳統文化根脈,又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中國酒業協會CA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