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第22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召開同期,以“酒韻千年,智釀新篇”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酒業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大會在瀘州舉行,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對話交流等形式,為酒行業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建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中國酒業協會副劉振國,瀘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 席李堂兵,瀘州市委副余映梅,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科創委主任、荷花咨詢總裁程丹,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劍偉,百威亞太酒廠支持副總裁李新剛,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田鋒,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岳正,華潤雪 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生產中心總經理肖乾虎,河南五谷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濟南趵突泉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呂志遠、瀘州老窖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輝,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招采中心總經理姜平,南通裕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儷靜,瀘州智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云權,泰山恒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書來,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擊水,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茂,邁安德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汪沐,普瑞特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玉鑫,南通裕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林林,合肥歐力杰智能裝備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軍,湖北天永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鐿曦,北京動碼印章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經理劉強,中國電子云高級副總裁CTO常慧鋒以及來自茅臺、洋河、汾酒、郎酒、習酒、青島啤酒、西鳳酒、今世緣、勁牌、迎駕貢酒、口子酒、衡水老白干、水井坊、紅星股份、小糊涂仙、順豐科技、西門子、德馬泰克、發那科機器人、克朗斯、銀聯集團等近300位知名酒類企業代表、瀘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裝備制造企業、酒類產業鏈企業、科研院所與高校,還有來自新華網、鳳凰網、每日經濟新聞、云酒頭條、微酒、知酒等二十余家媒體出席本次大會。大會由中國酒業協會科教設計裝備委員會副周旋主持。
瀘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 席李堂兵在致辭中說,中國酒業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大會成功舉辦三屆,已成為全 球企業前沿技術交流、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一直以來,瀘州市科技創新水平居全省前列,從政策、資金等方面鼓勵符合條件的酒類及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他希望凝聚各方合力,共鑄智能釀造的生態,共享產業全生態產業鏈的集群,共享全 球酒業發展的新機遇,將大會打造成為更具國際視野、更高行業價值的標桿盛會。
中國酒業協會副劉振國認為,智能制造為酒業帶來的變革是全 方位的。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升級;降本減耗,實現綠色發展;柔性生產,應對市場變化;生態協同,實現產業共贏。他表示,中國酒業既承載著千年文化的厚重底蘊,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革新使命,要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跨領域協同攻關,共同破解技術瓶頸、培育專業人才、構建開放生態,讓“智能釀造”成為傳統產業煥新的典范。
會議分享環節,由瀘州老窖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輝首先為在座嘉賓分享《傳承匠心,智引未來—瀘州老窖智能制造轉型之路》。秦輝詳細介紹了瀘州老窖在智能化轉型方面的先進經驗,他表示白酒行業面臨勞動強度大、產品穩定性波動大等諸多問題,瀘州老窖依托生物技術、裝備升級和綠色技術,構建了國家 級科研平臺,聯合高校開展150余項課題研究,實現制曲、釀造等關鍵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其黃艤釀酒生態園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后,出酒率提升10%、主體香味提升20%,噸酒綜合能耗也節省了35%以上,并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未來,瀘州老窖將聚焦在線檢測、多工序集成裝備和AI工藝優化,持續提升酒質穩定性與生產效率。
前阿里巴巴高級技術專家馮呂銘進行《智釀未來-AI時代的酒業創新密碼》主題演講。馮呂銘為在座嘉賓細致解析了AI技術發展脈絡及在酒業的應用前景。他提出AI已從弱人工智能(感知與識別)向具備推理能力的強人工智能過渡,但行業專 用模型仍需與專家經驗結合。建議企業通過培養AI使用策略(如用大模型輔助決策)、數據治理和知識體系建設逐步落地應用。具體場景包括智能質檢、工單客服、經營分析及營銷Agent系統。他強調AI短期內不會替代人類,但需主動擁抱技術變革,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華潤雪 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生產中心總經理肖乾虎為我們帶來《華潤啤酒智能制造探索與經驗分享》。肖乾虎分享了華潤啤酒智能制造實施經驗。提出智能制造需實現"人智向機智"轉變,通過智能終端采集數據,集成MES系統優化釀造、包裝和物流流程。但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華潤啤酒也面臨著技術迭代快、數據安全等挑戰。他們的應對方式是,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策略,優先選擇成熟技術,并做好經濟分析,加強人員培訓與數據篩選,這樣才能真正在智能化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中科裕盛固態發酵智能裝備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冒益海為我們分享《數智賦能傳統釀造:科技傳承與酒業高質量發展的雙向奔赴》。冒益海首先提出了智能化釀造的五大難點問題,隨后重點展示潤糧、上甑、攤晾等環節的機械化升級方案,結合窖池微生物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發酵過程可控化。他指出,智能釀造需平衡傳統工藝傳承與現代技術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解析釀造原理,推動設備標準化與數據驅動優化,助力行業從局部自動化向系統性智能化過渡。
湖北天永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鐿曦為我們帶來了《務實前行,再論智能物流在白酒工藝中的延伸》主題演講。張鐿曦重點講述了起重機智能化改造如何實現窖池作業精準取料與安全避障,開發老設備升級方案以降低企業轉型成本。他提出通過密集庫、空中轉運系統等創新設計優化空間利用與物料流轉效率,強調設備需與釀造流程深度協同。規劃五年AI融合路徑,從智能定位、調度算法到深度學習控制,推動物流裝備從機械化向自主決策演進,倡導專注細分領域技術深耕。
瀘州智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曉飛進行《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釀造行業:從守藝到智釀》主題演講。高曉飛系統展示了瀘州智通的自動化釀造核心技術體系,涵蓋智能行車精準作業、封閉式拌合設備研發、AI上甑冒氣預測等創新成果。通過仿真技術與數字化平臺構建釀造全流程管理系統,解析工藝瓶頸并優化生產節拍。提出分階段推進智能化戰略:夯實數據采集基礎,構建釀造工藝模型,驗證AI決策有效性,Z終形成自感知、自優化的智能生產系統,推動多香型釀造標準化。
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茂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為《數智化供應鏈助力酒業智能釀造》的精彩分享。林茂詳細介紹了蘭劍的智能化物流綜合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酒企在制曲、基酒存儲、成品酒庫和包材庫等環節,運用自動碼曲、立體存儲、自動裝卸等技術,解決傳統物流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問題,有效提高空間利用率和自動化程度。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科創委主任、荷花咨詢總裁程丹主持對話環節,圍繞“數字化”、“智能化”、“AI”三個話題,邀請六位嘉賓深入探討。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劍偉表示,對數字化、智能化和AI的應用價值發掘,來自對企業需求的理解,五糧液致力用智能制造的裝備、數字化的手段、AI技術的深入執行,去實現效率的提升,成本的管控,在釀造、制曲、運營、物流等板塊都有很好嘗試。他認為,不同企業對工具的理解不一樣,最終的核心是在實踐,要通過實踐去不斷深化應用,才能理解數字化帶來的價值。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田鋒表示,劍南春在利用數字化賦能營銷管理,打造物聯網追溯系統方面取得了成效。在未來,實現從生產過程、產業鏈供應到生態保護的數智化,是釀酒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是否引入AI助力企業發展,應考慮其有效性、先進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原則,讓企業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中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保持競爭力。
百威亞太酒廠支持副總裁李新剛分享了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做法。他認為,數字化、智能化,不是為了做而做,而是要對工作進行賦能,真正帶來績效的改進、質量的變化。百威自2016年全 面帶領供應鏈做數字化的轉型,構建了“VPO+流程知識+數字化”的體系,讓上下游共同參與,為一 線員工賦能,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印證、迭代,形成更多的數據交換,管理流程的優化。
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岳正代表黃酒產業作了分享。徐岳正表示,數字化、智能化已經在重塑制造業的格局。2023年,古越龍山投資22個億建設智能化工廠,以新質生產力來賦能傳統的黃酒行業,在傳承優 秀傳統技藝的同時,打造未來工廠,實現釀造智能化、勾調數字化、物流無 人化、生產綠色化。
此外,北京動碼印章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經理劉強從數字化賦能印章動態防偽、適配OA集成方面作了分享;中國電子云高級副總裁CTO常慧鋒從智能化應用的數據量大、高價值、高頻領域三個維度,分享了如何具體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構建數字化工具使用的習慣等內容。
會議Z后,由中國酒業協會副劉振國與瀘州市委副余映梅為獲得“中國酒業協會推薦供應商名錄(包裝包材類)”榮譽的企業頒發獎牌。隨后,由中國酒業協會科教設計裝備委員會副周旋宣布“中國酒業協會推薦供應商名錄(智能制造類)”評審征集工作正式開啟。
酒韻千年、智釀新篇,本次論壇融合了酒業與智能制造領域的Z新理念、技術與產品,也為酒企與產業鏈眾多企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希望在此平臺上,所有企業都能夠自由交流、共商合作,共同推動酒業智能化轉型與數字化技術創新,助力我國酒業智能制造邁向新高度。(中國酒業協會CADA)